让法兰西再次伟大

第三百七十九章英法同盟(1/3)

最新网址:www..
    “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吗?像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甘心就此退下!”

    在相交十多年的“老友”面前,坎宁并没有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而是以随和的姿态维护与雷希德之间的关系。

    没有人比坎宁更加明白,眼前这位身材矮小壮硕,且留着黑色络腮胡的老友背后蕴藏着多么庞大政治力量。

    从1837—1852年,连续15年把持奥斯曼帝国的朝政与外交方针,匍匐再他手下的党羽更是数不胜数。就连现在的穆罕默德.阿里首相,想当初都是雷希德的小跟班之一。在阿里首相步入奥斯曼帝国官场初期,还是由雷希德一点点扶持上去,一路走驻外大使到达外交部长。

    只不过,最终雷希德还是免不了养虎为患,羽翼丰满地穆罕默德.阿里在最关键的时刻悍然跳反,在雷希德的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雷希德离开首相职位后,穆罕默德.阿里又经过了千辛万苦才接替了雷希德的位置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相。

    穆罕默德.阿里与穆斯塔法.雷希德之间不能说是相濡以沫,也只能说是势不两立。

    当然,如果雷希德只有被穆罕默德.阿里背后捅刀子这一件事值得称道的话,那么斯特拉特福德.坎宁也不会将他当成政治上的盟友。

    雷希德干过最著名一件事莫过于同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共同草拟《玫瑰堂诏书》,也就是“坦齐马特”改革。

    这项改革改革无疑是一项有利于创建一个更加中央集权以及容忍度更高的ysl强国。

    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开辟奥斯曼帝国轰轰烈烈改革的家伙,并非出生名门望族,而是一位连宗教学院都没有上完的家伙。身为会计父亲的猝然离世使得原本贫瘠的家庭更加雪山加霜,穆斯塔法.雷希德不得不考虑放弃宗教学院的学习,并在亲戚的帮助下通过镇压希腊人获得了前往宰相府任职的待遇,进入宰相府的雷希德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以及学识而寻求学习的机会,他一直在努力的学习争取能够更上一层楼。

    功夫不负有些人,在雷希德不断的努力增进自我学识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机会使得雷希德有机会前往法兰西与不列颠,并且亲眼目睹这两个国家的繁荣。

    呆在国外几年的雷希德很快便学会了英法两国的语言,可以说是当时奥斯曼宫廷之中最欧化的一个人。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上台之后,性格“善良”(坎宁的评价)、崇尚自由的雷希德被委以重任,担任“坦齐马特”改革设计师的同时,兼任外交部长与奥斯曼驻伦敦大使的任命。

    三重职位重叠之下之下的雷希德虽然不是首相,但是他比首相更加受到苏丹皇帝的重视。

    再加上雷希德本身同坎宁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关系,这使得在接下来的改革之中所面临的困难都能够得到解决。

    即便如此雷希德已经获得了国内外的一直背书,但是想要改革奥斯曼帝国本身的根子也是资料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长期同宗教与官僚势力的内斗使得雷希德与支持他的苏丹精疲力尽,他连续好几次不得不前往国外遥控指挥国内的改革。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耐心也在漫长的改革之中逐渐的消耗殆尽,最终雷希德在国内保守势力以及穆罕默德.阿里的联合助攻下于1850年彻底失去了首相的职位。

    1852年当穆罕默德.阿里成为首相的时候,雷希德与反对派结成同盟反对穆罕默德.阿里对于基督教的过度让步。

    曾经幻想着以和平教为主题,包容一切宗教的雷希德不见了。

    再回首,只能看到一位权力与欲望蒙住了自己双眼的人,他会为了反对而反对,只为了为了让自己能够爬上曾经的巅峰。

    坎宁虽然看得出来,自己这位老友的初心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去阻止,就像你没有办法去阻止一个装睡的家伙。

    再者说,坦齐马特改革的本来目的不就是为了防止奥斯曼帝国被俄罗斯帝国一波带走。

    现在不管是军队还是经济改革都已经初见成效,保持现在的水平就已经很不错了。

    之前坎宁是为了自身希望奥斯曼帝国“变好”的理想,而同雷希德成为至交好友。

    现在坎宁是为了不列颠在近东地区的利益,而同雷希德成为好友。

    前者的尊重要比后者多出来许多,态度方面自然也就稍微随和了一些。

    对于坎宁的言论,雷希德将双手放在大腿上正襟危坐地会回应了一句:“没有骗你!现在我真的不知道穆罕默德.阿里那个家伙到底想要做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