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摇摇头道:“这也不对,就算官府规划,他们也会搭棚子的.......还是说官府向商人征税,来给百姓盖房子?”
郭淡笑呵呵道:“向商人征税,给百姓盖房子,这个理由,大人觉得适合吗?”
“有何不可?”王锡爵反问道。
他认为这个理由太正当。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向商人征一点点税,给穷人盖房子,这太正义了。
郭淡反问道:“为何朝廷不出钱给百姓盖房子?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官员为什么不出钱给百姓盖房子,要不这样,也不劳烦朝廷,官员出多少,我们商人就出多少。”
这回轮到王锡爵尴尬了。
他倒也想,但问题是,朝廷的钱,官员的钱,他想要动,是很难的,可远比向商人征税要难得多。
王锡爵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做?”
郭淡笑道:“其实想要各方满意,这也并不是很难的事,只要将其中利益算清楚,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为百姓免费修建房屋,这听着是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也并不难,只要官府控制着规划权,那就可以做到。”
王锡爵忙问道:“此话怎讲?”
郭淡拿上笔纸,在纸上画了个圈,“比如说朝廷圈了一块地,给商人们建造作坊,这边上再建造许多许多坊,供百姓居住,百姓住在这里,没有田地,可以说什么都没有,那么一切就都需要购买。
这就需要市集,这百姓越多,市集就会越红火,就会有更多的商人来此做买卖,这卖房子就不如卖市集,那些百姓一穷二白的来到城里,他们哪来的钱建造房屋,也不可能买得起。
但是商人买得起,故此官府只需要去找一个或者几个建筑商,告诉他官府将规划多少户居住在这里,让他根据官府的要求,建造居民区,供百姓居住,然后承诺将市集租借给他们多少年,保证他有钱赚,那他们是绝对愿意的。”
王锡爵情不自禁道:“这一招还真是高啊!”
“还不止!”
郭淡笑道:“官府为百姓争取了房屋,方便是那些开作坊的商人,朝廷不建,他们也得搭棚子,搭棚子也得要钱,他们自然也得为此支付部分钱,官府还能够从中赚一笔钱,大家各取所需。”
“妙哉!妙哉!”
王锡爵抚须赞得几声,又问道:“这土地又该如何算?是卖,还是租?”
“一诺租。”
“一诺租?”
“不错,花一诺币就能够租借土地建造作坊。”
一诺就是三钱,三钱就租土地建作坊,你是在扯淡吧?王锡爵没好气道:“你这是为商人谋利啊。”
郭淡摇摇头道:“当然不是,这免费为百姓建造房屋得原因,在于作坊,作坊能够为百姓提供生计,百姓赚得钱就要去市集消费,市集就变得值钱,这钱就能够帮助百姓建造房屋,这几种因素,是缺一不可。
如果官府卖地、租地,那我敢保证,这地只会越来越贵,到时就会一拍两散,但是一诺租的话,减少商人的成本,那这片土地就能够为官府提供源源不断得税收。
官府财政还是要从税收方面着手,若亲自下场做买卖的话,如果不借权力进行垄断,那必死无疑,原因很简单,商人是为自己挣钱,官员为国家挣钱,自然是商人更拼,官府肯定做不过,可官府有能力垄断天下土地吗?
答案是没有!既然没有,就不要做这买卖,免得会被商人反噬。一诺租,就能够将规划权牢牢控制在手里,赋予土地的属性,保证这块地就只能建造作坊,而不是建造酒楼,商人都没花钱,他当然也不会计较这一点,只要这地越繁荣,官府就赚得越多。”
“言之有理啊!”
王锡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他也渐渐明白,为什么宋朝榷商制搞得那么成功,明朝却那么失败,原因就是明朝没有垄断,宋朝是完全垄断,官府只要不垄断,双方自由竞争,那是决计干不过商人的。
因为双方管理者出发点就不一样。
明朝半垄不垄的情况,搞得自己也是半死不活。
当初盐利方面,郭淡给官府的建议,就是直接垄断制盐权,取代盐引。
另外,他也渐渐明白,这官府就不应该再将精力投放在买卖上去跟郭淡较劲,那是不能争得过郭淡的,只能在管理和规划上面努力,争取到民心,以此来谋求与商人的平衡。
郭淡又道:“当然,这其中还可以操作操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