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巅

第2459章 软实力称王(1/3)

最新网址:www..
    周不器还在阐述他的观点,道:“国内的制造产业已经很强大了,我们几乎可以生产所有日常所需的商品。大公司且不说,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的生产能力已经足够强,如果把商品的性价比算上,那绝对是世界第一。这些企业明明可以生产出最受欢迎的商品,却总是卖不出去,总是要面临着频频倒闭的风险。”

    雷俊笑道:“这话像是马老板说的,不管是淘宝,还是阿里的B2B业务,包括小额借贷业务,都是围绕着这一系列问题在做。”

    周不器笑哈哈地说:“可能是吧,受了他一些影响。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个忽悠大王。”

    雷俊道:“不过,马老板做的只是国内市场。”

    周不器点了点头,“淘宝的确为很多中小企业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可国内实体生意的凋敝,也是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想要彻底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要想办法开拓海外市场。”

    国内的生产能力太强了,制造出来了太多的商品,造成了市场中严重的供应过剩。

    过剩了怎么办?

    当局出台的政策是“去产能”。

    就是把一部分过剩的产能给放弃,这样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平衡了。可这就意味着很多工厂的业务要关闭,很多工厂要裁员、要倒闭。

    在“开源”和“节流”之间做选择,当然是“开源”的方案最好!

    怎么开源?

    就是去开拓海外市场。

    国家的去产能政策,更主要的是对国企的政策指导,比如很多钢铁企业,过去几年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拉动经济,都在开足了马力在生产。

    现在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了,后遗症就出来了。

    就要把相关的过剩商品给处理掉。

    想把这些国有大企业做出来的东西卖到国外去,周不器自问还没那个能力,他的生意版图也不覆盖那些重工业。

    可为一些民企生产出来的生活类的消费级商品做海外推广,完全有这种可能!

    周不器道:“你知道京淘吧?”

    雷俊肃然起敬地说:“当然知道,你的团队在日本做起来的一个电商平台,从国内采购了不少商品,成交额好像比阿里的B2B海外业务还多。”

    周不器道:“过去这一年,京淘从国内的商品采购额超过了180亿元,你觉得这个数据怎么样?”

    “很震撼!”

    雷俊真是由衷地敬佩。

    他早年在金山当总经理的时候,就重点开发过日本市场,他知道外商在日本做生意有多难,没想到真让周大老板给做起来了。

    周不器摇摇头,“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克制的数据。陈东……就是京淘的CEO,他给我的数据分析,是去年很有可能从国内采购价值超过400亿元的商品。可实际上的成交额只有180亿元,少了一多半。”

    “哦?”雷俊就很好奇,“什么原因?产品质量吗?”

    周不器道:“对,产品质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产品的设计,以及品牌。京淘不可能砸自己的招牌,不可能去卖一些假冒伪劣。而且,要尽可能地卖一些让日本消费者喜欢的产品。”

    雷俊微微皱眉,“这可难了,选品很难,更难的是商品对消费者的喜爱度。国内的中小制造业公司,本来就实力偏弱,基本上就只会生产,对产品的上下游完全不懂。面向海外市场了,就更不懂了。很多外商给那些制造业工厂的订单,都是把模型定好,然后手把手地教一段时间,有的甚至还要派技术员过来帮忙改进工艺流程。”

    这话就道出了市场换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的很多代工厂,都是拿到了国外公司的订单,并按照他们的要求生产商品。可是,自身工艺不成熟、生产技术不够,怎么办?

    外商为了减少商品成本,就需要对合作伙伴进行培养了,会派出技术人员过来指导。

    就比如山寨手机厂商,这些厂商的创办人都是从代工厂里出来的,都是接诺基亚、飞利浦、三星、摩托罗拉等外国手机的生产订单,然后学会了制造手机,然后就出来创业了。

    建国初期的时候,国内重工业产业的发展,靠的是支援而来的苏联专家的手把手指导;过去这二十年里,国内的制造产业迅速地成长,靠的是外国资本的帮忙。

    可是,人家外商不会传授核心技术。

    只会给予一些基础性的、常识性的指导,让国内的制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